上部送风形式 ,宜按下列原则确定:
1 一般房间宜采用百叶风口或条缝型风口从单侧或双侧送风,射流宜贴附;
2 房间的上部空间有条件时,宜采用贴附射流的散流器送风;层高较高时,可采用直片式散流器送风;
3 会堂、体育馆、影剧院等高大空间,宜采用喷口或旋流风口送风;
4 区域温差和人员活动区风速要求严格、单位面积风量较大、室温允许波动范 围较小的空调房间,宜采用孔板下送风方式;
5 演播室等室内余热量大的高大空间,宜采用可伸缩的圆筒形风口下送风方式;
6 高度 ≥10m且体积>10000m3的高大建筑空间,如上部无温度要求,宜采用分层空调;送风宜采用侧送,回风口在同侧下部。
空调冷热源形式方案的确定
案例:某办公楼建筑面积1万㎡,建筑地点在寒冷地区,六层,高度21.2m,洁净室设计,地下一层。
室外条件:有市政管网供水温度60℃,需交65元/㎡市政开口费,采暖36元/㎡。有城市燃气,价格2.5元/m3,开口费:38.4万元/锅炉每吨。
方案一:市政热源+风冷模块
按采暖热负荷为500kw,空调冷负荷为700kw。
冬季投资:暖气开口费:65万元,使用费:36万元/年。
夏季投资风冷模块机组:55万元,每天8小时,共90天,电价:0.69元/度,使用费:11万元/年。
空调冷热源共投入120万元。全年使用费:47万元/年。
必须满足工程所在省、市有关部门要求的节能设计计算内容。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4.7.10条要求计算书应:
(1)采用计算程序计算时,计算书应注明软件名称,并打印出相应的简图、输入数据和计算结果。
(2)一般空调房间应以房间逐时冷负荷的综合至大值作为房间的冷负荷。
(3)空调系统的夏季冷负荷应包括以下各项,并应按下列要求确定:
详见《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百级洁净室,5.2.4条之规定。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 2009版,洁净室工程,5.2.4条
空调区的夏季冷负荷,应按各项逐时冷负荷的综合至大值确定 。
空调系统的夏季冷负荷,朝阳区洁净室,应根据所服务区的同时使用情况、空调系统的类型及调节方式,按各空调区逐时冷负荷的综合至大值或各空调区夏季冷负荷的累计值确定,并应计人各项有关的附加冷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