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净化实验室设计说明:实验室设计基本思路为经济、实用。净化要求级别为万级。实验室设计有一更、二更、风淋和缓冲等实验前的准备工作。采用物流分开原则,以减少实验污染,保证安全。
1、本布置紧凑、合理,满足了实验室操作和空气洁净度等级要求,同时力求科学性与经济性的原则,考虑实验室要求和发展及运行费用至优。
2、洁净室入口处设置风淋室,能有效清除人体所带灰尘,减少洁净室的灰尘量,同时风淋室也起到了气闸的作用,手术室净化,防止不洁净空气由门进入洁净区。
3、洁净室需向室供给一定比例的新鲜空气,净化过滤后进入各实验室以补偿排风,保证正压及工作人员需要。
4、风量回风次数采用风量调节阀对不同要求洁净级别的区域进行控制,以及压强梯度的调节,保证气流同“清洁”区域流向“污染”区域,洁净室不同级别之间压差为≥5pa,洁净室与室外压差为≥10pa。
5、洁净室设紫处灯杀菌装置。
6、传递窗为全不锈钢材质,机械联锁控制,内带灭菌装置。
7、观察窗为密闭洁净窗,门为气密洁净门。
8、电源:AC220V/380V-50HZ
9、室内噪音≤60db(A)。
10、排风口装有高效过滤器,送风口装有高效过滤静压箱,以实现进气洁净,另外更换高效过滤器比较方便。
11、一般室内送排风采用上送下排方式,室内排风口应设在室内被污染风险至高的区域,单侧布置,不得有障碍。
12、回风口以余压阀自动调节室内压力,保持正压洁净状态。
(1)整洁:微生物操作区是各种病原菌相对集中的地方,为了减少粉尘流动,防止交叉污染,操作区应与外界分开。实验室工作人员进入操作区应换鞋,送标本人员不进入操作区,操作区地面用专用拖把每天拖1次,每天早上工作前,用紫外线照射30min,或每天工作后,用紫外线照射60min,对整个操作区进行消毒;下午工作结束后用消毒液消毒工作台面,手术室,以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清洁。(2)光线:细菌培养的细小菌落试验凝集颗粒的观察, 都需要有充足的光线。操作区除设置常规照明灯外,手术室护士,还必须安装操作台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正确判断。(3)通风:由于各种病原菌集中,空气污浊,实验室要求保持排的生物安全柜中进行。(4)温度和湿度:由于无菌操作的要求,手术室护士职责,实验过程中经常使用酒精灯,因此,微生物学实验室不能安装吊扇。为了达到实验所需的适宜温度,尤其:满足某些仪器对温度湿度的要求,实验室应安装空调。(5)电源:要求提供稳压、恒频的电源;根据仪器设备要求,必要时配备不间断电源。(6)水源:操作区内须设置水源。用于标本处理(如,细菌染色) 的水槽与工作人员洗手用的水槽不能混用。(7)污染物处理:操作区须备有消毒缸,以处理沾有活菌的玻片等污染物品。检验剩余的标本及使用过的带菌平板、试管均须集中地点安全放置,经消毒灭菌处理后再洗涤或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