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冷源的容量应为空调系统的夏季冷负荷与冷水通过水泵、管道、水箱等部件的温升引起的附加冷负荷之和。
(4) 空调系统的冬季热负荷应包括以下各项,并应按下列要求确定:
详见《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5.2.12条之规定。
5.2.12 条 空调系统的冬季热负荷 ,应根据下列各项确定 :
1 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量;
2 由于室外空气侵人而散失的热量;
3 加热新风所需的热量。
以上各项均可按稳定传热计算 ,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冬季空调计算温度。
下部送风方式应按下列原则选择 :
1 在高大空间中人员不长期停留的区域,例如文体建筑的高大休息厅廊等,可 采用地板下送风方式;
2 有大面积玻璃外墙的冬、夏使用的游泳馆,宜采用沿外墙地面或窗台向上送风的方式;
3 人员长期停留的区域在满足下列条件时,可采用置换通风方式:
1)热源以人员、设备(计算机、复印机等 )、 灯光为主,且人员密度变化不大,人 员活动量较轻,洁净室检测,显热负荷不宜超过 120W/㎡;
2)污染源与热源位置相近,浓度不大且稳定;
3)房间(空 间)的 净高宜大于 2.4m;
4)全年送冷的空调区域。
采用喷口送风方式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喷口送风的射程和速度、喷口直径及数量、喷口的安装高度,应根据空调区高度和回流区的分布位置等因素通过计算确定;
2 应使人员活动区处于射流的回流区;
3 兼作热风采暖时,洁净室等级,应具有改变射流出口角度的可能性 。
5.4.8 分层空调的气流组织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空调区宜采用喷口侧送,侧送喷口高度宜距地4~5m;当空调区跨度大于25m时 ,宜采用双侧送风,洁净室工程,回风口宜布置在送风口的同侧下方;
2 侧送多股平行射流应互相搭接;当采用双侧喷口对送时,南充洁净室,其射程可按两侧喷 口中点距离的90%计算 ;
3 应尽量减少非空调区向空调区的热转移,必要时,可在非空调区设置送、排风装置。例如公共建筑的中庭等高大空间应能利用自然通风排除上部高温空气,必要时设置机械排风装置 。